舉債造島 車毀人亡
犧牲大眾利益 「燃」續權貴希望
大白象不只東大嶼 狂造地榨乾香港人

2018年施政報告頒布填海造島政策,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其中一個環節,規模超大,勢須舉債。 

政策是在大嶼山與港島海中央,填造人工島。現時建有機場和大橋的大嶼山,是國外和國內客人來港的「雙門戶」,政府擬建人工島,作為他們的落腳點。 

本質商城 

這個落腳點,定位為核心商業區,有酒店、商場、會展設施和寫字樓。訪客來港辦公,只須去人工島,一應俱全,毋須擠入中環,浪費時間。對於中期駐港或經常來港的人士,這裏有公寓,可作行宮或投資。這裏還有更大量的出售資助房屋,供港人置業,也供轉租予附近就業人口,賺取增值以及租金收益。名為「明日大嶼」的這個人工島,從上述可見,本質是大灣區的第四個自由貿易區,服務大灣商賈。另三個是前海、橫琴和南沙。香港是否東施效顰,設立自由貿易區,可交社會日後論辯。現且回到覓地建屋、以解居住之困的主題上。

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剛剛完成長達五個月的諮詢,年底發表報告。填海作為土供組十八個供地選項之一,是否必不可少?在諮詢期間,民間團體指出,公屋輪候冊現有27萬宗申請,只要拿出三數百公頃的土地,興建公屋,便足以容納。同時,丟空的官地、農地、棕地,規模均各數以千公頃計。根據實際情況,民間積極倡議: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;以《收回土地條例》收回棄耕農地,以至「先棕後綠」收回非法擅改用途的棕地,等等。政府的回應,是用種種言不成理的説法,去搪塞和排拒。在諮詢後期,民間發起簽名、請願、遊行等運動,去清楚表明意願。到如今,諮詢報告未出,政府卻是先行硬推填海造島,當然是觸犯眾怒。於是施政報告一出,便惹來逾萬人上街抗議。 

規模超巨 

民眾憤怒的,除了政府逆反民意,還震驚於其規模。明日大嶼是在海中央的交椅洲,填造一組1700公頃的人工島,如此面積相等於九龍半島!官員放風,單就填土,便須花費5000億元。人工島對外交通,須建兩組海底鐵路,東連港島,北接大嶼山和屯門,全長為西隧的十倍,民間估算,隧鐵成本5000億,連同填海合共萬億。香港現有萬億儲備,因此而一舉報銷。財政司長陳茂波更說,政府準備為此發行債券。民眾因而怒斥,政府把積蓄花光,還要舉債!同時也勾起一段不快的回憶…… 時值香港交接前夕,中英爭鬥,倫敦提出「玫瑰園」計劃,在港興建機場,北京怒斥倫敦意欲輸送利益予英資財團,不惜報銷香港儲備,令港「車毀人亡」。當年,「倫敦玫瑰園」終於去馬,結果,所有工程大約兩成輸送予英資,中資則的而且確分不到一成。

在災難未爆之前,民眾暫只活在陰霾之中,但利益的流失,卻實實在在發生在鼻尖之下。先看廣深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,建造金額都是數以千億元計,工程合約大約四成判予中資國企。現在大嶼東造島,若以國企在南沙群島造島之神速的履歷來說,國企包攬大部分合約是理所當然。至於通島的海底鐵路,也非中鐵、中鐵建、中交建等國企莫屬。 

中央指令

明日大嶼同時也勾起另一段近期的不快經歷。2018年秋,高鐵、大橋相繼開通,10月下旬中央代表南廵,為港珠澳大橋剪綵,有消息說,會同場向全球昭示「粵港澳大灣區總體規劃」,作為一帶一路的工程典範。而香港這個地方政府,較具規模的基建,若是無以為繼,則中央高官豈非面目無光?於是,人工島便責無旁貸,必須立即敲定,管它什麼供地諮詢報告。 

於是,施政報告便趕在10月初、中央南廵前夕呈上:大橋通車後,大嶼山將成通往大灣的門戶,香港將撥萬億,委托國企填造人工島,建設商城,接待大灣來客,以供營商置業。

 有責頑抗 

令人不快的事實,便是高鐵和大橋,是中央政府的指令,不容異議,香港民眾反對不果。造價高昂、向國企輸送利益的高鐵、大橋,都是民眾不希望出現的。民眾心清眼亮,不管你怎樣恐嚇誘惑,再壓之以國家大局,大家就是清楚知道高鐵、大橋之類大白象有害無益,於是清晰表明反對,並且努力阻止。只是政府強行。這趟又來個人工島,民眾唯有挺身迎戰。 

香港並不需要什麼高鐵大橋人工島,你們想透過這些基建來吸取香港的積蓄,民眾當然反對。民眾定必責成民選的議會代表,敦促政府清楚交代,竭力阻止損民敗家的大白象工程撥款。暫時,議會內民選的力量薄弱,民眾當會透過每次選舉,逐漸加強民主力量,且看即將來臨的一次立法會議席補選的結果。

鄧積慧 社民連政策組成員

RELATED POSTS